通讯员 林上军 胡帆 张涵轲
7月11日,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的日子,一场聚焦六横“双屿”文化回眸与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座谈会在新城举行。来自省(市)属舟山高校的学者、船舶(港航、海事)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话题研究专家等1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深挖六横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各抒己见,进行深入探讨。

六横是舟山第三大岛,陆域面积140多平公里,位于舟山群岛南部海域,西距宁波北仑7.5公里,北距舟山本岛24.8公里,由5个住人岛和110多个岛礁组成。去年六横船舶工业产值超百亿,占全市规上船企产值24%。六横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
“双屿”文化堪称六横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600多年前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时,其船队曾以六横双屿港作为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而在16世纪,“双屿港”更是声名远扬,成为亚洲最繁华的自由贸易港之一。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孙峰说,双屿港和青龙港,是当年外来船舶进入宁波、宁波航船南下的水上要道,青龙港当时还具有军港的地位作用。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六横与宁波贯通大桥后,宁波方向过来的游客将能够通过六横前往舟山普陀山,这无疑为六横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六横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实现自身的跨越发展,未雨绸缪布局旅游集散中心、建好旅游接待设施,当然要着眼远期发展、避免无序竞争。
如何从独特的海洋文化基因中挖掘发展潜力,对于推动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版图中,船舶、船员、船东等要素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海洋大学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殷文伟教授说,需要从制度层面推动海洋文化复兴,提高海员的地位。六横的大木师傅村,曾经为上海船舶业兴起作出过重要贡献,也为如今六横船舶业兴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中国修船看舟山、舟山修船看六横。舟山市经信局装备处(船舶工业处)处长严海滨就六横如何发展现代船舶工业提出建议,他说,持续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为抓手,提升多功能、多品种船舶的修造能力;以数智化、新能源为抓手,推进绿色转型;拓展前端设计及通导设备等配套产业,强链补链,进一步增强六横船舶修造业的附加值、竞争力。
此次活动由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六横管委会主办,舟山绿眉毛海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2025年7月12日《中国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