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舟山日报》:赓续友谊 共话未来“里斯本丸”事件英军亲历者后代在舟开展访问

时间:2025-05-22 15:17:22  作者:  点击:

□记者 陈逸麟/文 陈永建/摄

本报讯 5月20日起,参加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仪式的18位英军亲历者后代在舟开展访问。他们与东极渔民后代一同参与赠书仪式,并举行了“里斯本丸”纪念奖颁奖仪式,共同参观了东极“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纪念馆,进一步铭记情谊、赓续友谊。

5月20日晚上7时,《不能忘却的营救——“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口述辑录》新书发布暨赠书仪式在普陀东极举行(见图)。该书由市社科联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整合专家资源,并经市外办翻译审校,历时两年半编印而成,是首部以口述史的方式收集而成的“里斯本丸”事件资料辑录。

“我们想知道,‘里斯本丸’事件是否还有营救者、幸存者存世?我们想知道他当时是谁?他来自哪里?他的后代在哪里?”该书主编夏志刚告诉记者。带着这些问题,研究团队遍访英、日、美、加、澳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舟山等地区的相关人士,完整收录了现存史料和口述资料。

“2年半的时间里,我们找到了英方、中方的亲历者后代,有录音、图像、文字,这是对‘里斯本丸’事件最好的佐证。”夏志刚说。

现场的英军后代沉浸在厚厚的史料中,里面的部分口述来自他们本人或亲人。双方亲历者后代深情朗诵了其中的片段。

“里斯本丸”事件英军遇难者后代简·克莱门特带来了“里斯本丸”纪念奖奖杯,并将其授予首位舟山籍获得者——来自浙江海洋大学历史系的学生竺芸仟。

该奖项由“里斯本丸”事件英军遇难者后代凯瑟琳·伯奇发起设立。去年,她曾应邀访问舟山,来到“里斯本丸”沉船海域悼念。回国后,她在工作多年的英国圣达米安科学院设立了该奖项,每年颁发给1名历史系优秀学生。奖项以“里斯本丸”命名,以激励年轻一代铭记历史。

“我们在曼彻斯特设立了这个奖项,通过这种方式来悼念我们的家人,让两国之间的友谊延续下去,今后每年也会在舟山颁发这个奖项,让更多年轻一代接受历史事件的教育。”简·克莱门特说。

作为首位舟山籍获奖者,竺芸仟幼时就对“里斯本丸”事件有所耳闻,大学报考历史系后,对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个奖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希望今后能够跟着我的老师继续做一些‘里斯本丸’事件的研究,将其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竺芸仟说。

访问期间,中英两国亲历者后代还一同参观了东极“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纪念馆,开展深入交流。

“我之前只是在书本和讲述中知道了我祖父的故事,来了舟山以后我有了更具体的了解。”“里斯本丸”事件英军幸存者后代莱奥内·科伊什说,她会把这个经历告诉自己的后代,把这个故事一代代传下去。

(2025年5月22日《舟山日报》头版)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浙江省舟山市临城新区海天大道268号 邮政编码:316021 EMAIL:zimc@zimc.cn
浙ICP备0601949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