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未来,实践锤炼青春。近日,海洋装备工程学院“翼展未来”无人机暑期社会实践在刘晓、苗家明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一系列科技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无人机技术为核心,通过科技启蒙教育、职业技能服务、产业调研和地方文旅推广等形式,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力,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社会需求,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
科技启蒙:点燃少年科学梦
6月21日,舟山市第二小学的二年级小朋友们来到我校,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秘之旅”。实践团成员通过无人机编队飞行和模拟操作体验,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盛宴。

“无人机怎么飞起来的?”“它能帮我们送快递吗?”在无人机实验室,队员们用浅显的语言讲解飞行原理,展示救援、航拍等应用场景。孩子们围在四旋翼、固定翼无人机旁,触摸设备、踊跃提问,团队成员以“儿童视角”一一解答,现场化身科学课堂。“无人机足球”对抗赛则将气氛推向高潮。红蓝两队学生通过手柄操控无人机攻防,在竞技中理解编程与操控逻辑。活动尾声,孩子们仍意犹未尽,科学的种子已悄然生根。通过沉浸式体验,团队将抽象的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乐趣,激发了青少年对航空科技的兴趣。
技能服务:助力行业人才发展

6月28日,定海区首届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我校举行。实践团全程参与赛事志愿服务,承担了设备调试、赛场保障、成绩统计等工作,以专业的服务赢得了主办方和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这次志愿服务不仅让团队成员巩固了专业知识,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无人机行业的技能需求。此次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对接行业需求的实践平台。
产业调研:探索低空经济的舟山路径

如何让无人机技术赋能海洋城市发展?实践团走进舟山慈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无人机在物流、巡检等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度调研与技术服务。团队成员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了解无人机在海岛环境下面临的技术挑战,如抗风能力、高盐腐蚀等,并探讨了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前景。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还参与了长峙岛的高精度测绘项目,运用无人机航测技术生成二维模型,为土地资源监测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团队还协助企业完成河道巡检任务,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红外镜头识别排污口,助力环境保护。产业调研让队员们对无人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给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参考。目前,团队正在撰写调研报告,计划向相关部门提交发展建议。
文旅赋能:无人机镜头下的海岛之美
为充分发挥无人机技术在文旅推广中的优势,实践团主动前往舟山市小干岛露营基地,运用专业航拍技术采集景区素材,计划制作高质量宣传视频,助力地方旅游发展。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进行素材剪辑、调色、配乐及特效合成等工作,确保最终成片兼具专业性和传播力。团队希望通过不一样的无人机镜头,让更多人看到小干岛的魅力,为舟山旅游推广尽一份力。

青春与科技的双向奔赴
这个夏天,“翼展未来”无人机实践团用无人机划出绚丽的实践轨迹:在校园里,他们是科普使者,让科学梦想翱翔;在赛场上,他们是技术后盾,护航职业人才成长;在企业中,他们是调研先锋,建言产业创新;在山水间,他们是文旅推手,描绘海岛新画卷。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让队员们提升了专业技能,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探索无人机技术在我市的更多应用场景,为舟山地方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图文/刘晓)
一审:胡明扬
二审:赵怡琦
三审:赵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