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走读千岛”团队走进蚂蚁岛,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

时间:2022-06-24 09:31:19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6月下旬,“海韵青年 走读千岛”团队继续开展蚂蚁岛精神“红色之旅”活动,探访学习,拍摄视频,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

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港口学院等联合组建了一支由徐英、孙峰、杨晓建三位老师带领的暑假社会实践小组,带领学生探寻蚂蚁岛人民的奋斗故事,深刻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

故事从舟山博物馆开始,在二楼展厅讲述了蚂蚁岛名老大(船长)——王福祥的事迹,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王福祥如何在党的正确领导培养下,迅速从一名“青年老大”成长为“红专老大”的故事。指导老师孙峰说:“博物馆是一个地方重要的文化地标,用好博物馆资源是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学们一起参观学习了舟山的渔业发展史,对蚂蚁岛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名老大王福祥工作成长的家乡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622日,大家踏上了这座红色小岛,探寻第一站来到了马金星《军港之夜》词作创作地。马金星先生在蚂蚁岛体验生活期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枕上浸大潮”的豪迈,也对海港军民的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曲献给水兵的赞歌,就这样诞生了。

“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轻轻哼唱着这首经典军旅歌曲,师生们来到了创业广场。在葱茏的树木下,阿婆们一边唱着“梭儿尖尖线儿长,千梭万梭织网忙,渔家那个姑娘喜洋洋,决心拉格今年大干一场……”(蚂蚁岛民谣《渔家姑娘织网忙》),一边双手上下翻飞织着渔网。在现场,阿婆们详细地给师生们讲述了“草绳船”、“火囱船”的故事。虽然上岛之前,同学们已经通过思政课在线资源、档案资料学习了解过蚂蚁岛的故事,但是面对面听阿婆讲述她们年轻时候的奋斗故事,还是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在阿婆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同学们体验了搓草绳、织渔网,也知道了稻草要先用木槌敲打软了之后才能使用,体验队员还没等一捆稻草被敲软,手上已经起了一个大大的水泡。而当年换回“草绳船”的那12万斤草绳,又凝聚了多少蚂蚁岛妇女的心血。

如今,像搓草绳队、讲故事队这样的文化团队,蚂蚁岛还有24300余人,她们通过不同方式讲述蚂蚁岛的故事,展示着渔村的传统文化。实践队员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幕,通过精心制作的短片将这些故事进一步传播出去,讲好新时代蚂蚁岛故事。

听完阿婆们讲述的故事,师生们来到了蚂蚁岛创业纪念室,大厅里分“昔日蚂蚁岛”、“今日蚂蚁岛”两大块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蚂蚁岛四五十年代的艰苦创业史、渔业发展史和建设成就史,突出反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非凡业绩和改革开放以来蚂蚁岛的发展变化。指导老师杨晓建给同学们现场授课,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蚂蚁岛独特的渔业发展史,使青年学生对蚂蚁岛精神的了解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飞跃。

青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力军,通过“游中学、学中传、传中做”,边走、边看、边学、边讲,海运师生通过镜头记录蚂蚁岛故事,用思考解读蚂蚁岛故事,让视频短片传播蚂蚁岛故事,做好新时代蚂蚁岛故事的讲述人和传播者。(图文/徐英、周莉)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浙江省舟山市临城新区海天大道268号 邮政编码:316021 EMAIL:zimc@zimc.cn
浙ICP备0601949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