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旅社在指导老师武雅娇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聚焦舟山海洋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实践学习之旅。师生们先后走进舟山博物馆与舟山市城市展示馆,在历史遗存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触摸千岛之城的过往与未来,为专业学习注入鲜活的实践养分。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舟山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与精心设计的陈列,成为同学们探索舟山历史脉络的“第一课堂”。馆内三大核心陈列展厅:“美丽家园”舟山自然陈列、“渔风海韵”舟山民俗陈列、“群岛往事”舟山历史陈列,从自然、人文、历史三个维度,为师生们铺开了一幅立体的舟山海洋文明画卷。

在自然陈列厅,大型沙盘和详实的文字说明让同学们直观了解了舟山的区域位置、海洋资源和环境特点。民俗陈列厅内,丰富的渔绳结、船运模型等展品,生动展现了舟山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历史陈列厅则按时间脉络,讲述了舟山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变迁,尤其是抗倭、抗英、抗日等抵御外辱的斗争故事,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随后,武雅娇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舟山城市展示馆。这座于2024年8月全新开放的展馆,以互动体验式的科技手段展示了舟山的发展历程、战略定位和辉煌成就。

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馆内的高科技互动装置。通过数字沙盘,同学们身临其境地领略了舟山群岛2万多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千岛探秘”体感游戏和触屏创意互动装置则让大家在玩乐中感受到海岛的独特魅力。武雅娇老师在参观过程中,不时结合展馆内容为同学们讲解舟山的发展战略:“从传统渔业城市到海洋经济强市,再到国际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舟山的每一步转型都离不开对自身资源的精准定位。大家要学会从城市发展中找专业切入点,思考文旅产业如何助力海岛振兴。”
此次实践活动作为文旅社本学期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让同学们走出课本,更让大家对舟山的认知实现了从“抽象概念”到“具象感知”的跨越。同学们纷纷感慨:“之前对舟山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课本上的‘渔场’‘港口’等关键词,这次亲眼看到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亲身操作展示馆的互动设备,才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活力,这种体验感是任何书本都无法替代的。”

更有同学从专业视角收获了新的思考:“原来海岛不只是大众眼中的旅游目的地,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民俗文化的精神空间。”这种对“文化旅游”内涵的深度理解,正是实践活动赋予的珍贵收获。
未来,文旅社将继续秉持“实践育人”的理念,策划更多高质量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同学们在亲身感受中提升专业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为将来投身文化旅游事业积累实践经验,真正成为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文旅从业者。(图文/武雅娇)
一审:黄灵霞
二审:赵怡琦
三审:赵晖